通告
 
檳島喬治市華巫路名對照表~<歡迎發表意見>
 

檳城州華人大會堂圖書館、中文報記者協會、報界俱樂部聯合舉辦的“喬治市道路譯名工作營”經過3天後順利完成,並列出了喬治市區的華巫對照。

道路譯名原則:

  1. 專名來源為華裔先賢姓名,保留原有漢字路名;
  2. 專名來源若為馬來文或英文,音譯或意譯;
  3. 民間使用已久的華文路名(雖與英文或馬來文有異),例如五條路,儘量保留,除非為生造字或方言字;
  4. 通名Jalan譯為路,不取音譯“惹蘭”或方言“律”;Lorong譯為巷,不譯為“羅弄”或“冷”(英文Lane);
  5. 儘量採用通用字,不取生僻字,多音字或方言字;
  6. 通名來自英文的Street(Lebuh),譯為“街”,Road(Jalan)譯為“路”,Lebuhraya大道;或視約定俗成原則而遷就之;
  7. Lebuh簡寫為Lbh,Jalan為Jln,Lorong 為Lrg, Lebuhraya為Lbry;
  8. Gerbang 的譯名為格邦,簡寫為Gb;Lintang的譯名為“嶺當”,簡寫為Ltg;Kampung譯為“甘榜”,簡寫Kg;Pengkalan譯為彭加蘭或碼頭,簡寫Pkl;Halaman譯為哈拉曼,簡寫Hlm; Medan譯為坊,簡寫Mdn;Tingkat譯為丁格,簡寫Tkt; Lengkok譯為冷格,簡寫Lk;Persiaran譯為道,簡寫Psn;Taman譯為花園,簡寫Tmn;Solok譯為“蘇洛”,簡寫 Slk;Gat Lbh譯為海墘或路頭,簡寫Gat Lbh;
  9. 華文路名,通名“路”“街”“道”“巷”“園”“坊”“碼頭”在專名之後,例如“彭亨路”“車水巷”;其他在專名之前,例如“蘇洛龍運”; 路名按專名之英文字母排列,通名Jalan(Road)、Lorong(Lane)在斜線後,華文通名譯名除了街、路、巷與園,其它按對號入座原則,不譯。若同一個專名而通名不同,華文路名有異,則另列條目對照名稱,不按此原則。例:Lebuh Carnavon(沓田仔) , Lorong Carnavon (甘光內)。

以下為工作營完成的華巫路名對照表。為了確保路名的華文和巫文最正確,凡發現與原有路名有出入的名稱,歡迎傳送電郵至:pgpressclub@gmail.com,或進入本網站下載專區下載參考。我們希望廣集思益,讓已經被列世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《世界文化遺產名錄》的檳島喬治市擁有正確的華巫路名。

參與者:

  1. 檳州華人大會堂圖書館:張錦祥、楊欣儒、呂輝學、張寶清
  2. 檳城中文報記者協會:陳雲清、王義展、譚寶月、黃雨雲、彭振威
  3. 檳城報界俱樂部:梁宗寶、周福平、張文亮、洪東凱、杜振輝
最新資訊
資料存檔
訪客留言
廣告橫幅

© Copyright 2025 - Penang Press Club 
Powered by WORK ActiveSync v4.0.5-org Retail Pack © Copyright www.was.com.my, 2025. All Rights Reserved. 

This page processed in 0.235939 second(s), PHP 5.6.40 with Gzip enabled